亚洲的地势特点
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地势中部高,周围低,起伏大。
亚洲地形特点可以概括为中高周低,山脉组合形式成群成带。亚洲中部高耸且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脉结构成群成带,且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紧密结合。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洲。
亚洲大陆东部边缘,自北向南分布一系列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岛,它们形成亚洲东部的双重海岸,并围成许多边缘海。
拓展资料:
亚洲(字源古希腊语:Ασία;拉丁语:Asia),曾译作“亚细亚洲”和“亚西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7%(或言总陆地面积的29.4%)。人口总数约为4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约60.5%(2010年)。
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和黑海。乌拉尔山脉以东及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
大陆东至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169° 39′ 7″W,66° 4′ 45″N),南至丹绒比亚(103°31′E,1°16′N),西至巴巴角(26°3′E,39°27′N),北至切柳斯金角(104°18′E,77°43′N),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13h。西部与欧洲相连,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陆块欧亚大陆。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亚洲(字源古希腊语:Ασία;拉丁语:Asia),曾译作“亚细亚洲”和“亚西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7%(或言总陆地面积的29.4%)。人口总数约为4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约60.5%(2010年)。
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和黑海。乌拉尔山脉以东及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
大陆东至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169° 39′ 7″W,66° 4′ 45″N),南至丹绒比亚(103°31′E,1°16′N),西至巴巴角(26°3′E,39°27′N),北至切柳斯金角(104°18′E,77°43′N),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13h。西部与欧洲相连,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陆块欧亚大陆。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亚洲地势特点
亚洲地势特点是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间高、周围低,隆起与凹陷相间,东部有一列纵长弧形岛弧。亚洲平均海拔约950米,是除南极洲外地势最高的大洲。
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亚洲总面积的3/4,其中有1/3的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平原占总面积的1/4,约1000多万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脉向四方辐射伸延到大陆边缘。
亚洲面积庞大,各地区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差异巨大,所以在北亚高纬寒冷区、中亚和西南亚干旱区、东亚和东南亚湿润区,分别形成了典型的冰川冻土地貌、干旱风沙地貌及流水地貌。由于地表岩性的影响,在石灰岩广布的中南半岛等地形成了岩溶地貌。随着地质历史的发展,自然环境的变迁,地貌也必将继续演化。
亚洲地势特点是什么?
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
亚洲地势有何特点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什么,主要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什么,亚洲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什么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什么;亚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亚洲的地势很高、地表起伏极大,中间高、周围低,隆起与凹陷相间,东部有一列纵长的岛弧。
亚洲平均海拔约950米,除南极大陆(上覆巨厚冰盖)外,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一洲。山地和高原面积分布很广,约占全洲总面积的3/4。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亚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山脉和山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和洼地。如西西伯利亚平原东西宽1500千米,南北长2300千米,大部地面海拔在100加米以下;死海地沟是世界上最低的洼地,死海水面低于地中海面392米,死海湖底低于地中海面792米。
亚洲不仅陆上起伏极端,而且大陆东缘的弧形列岛与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样表现出起伏极端,列岛上的山脉与极深的海沟伴生。亚洲的最高山峰与邻近海域的最深海沟之间,高低相差约20千米。亚洲地形中部高峻,多高山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山脉成群成带,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相间。